启教通信息平台
  首页 / 试题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江西]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 B.嬴政自称始皇帝
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D.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反映了

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古罗马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D.古罗马对商品交换活动的严格限制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英国《权利法案》到美国《1787年宪法》,再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以及《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这种现象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道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反封建性 B.宗教特色 C.普选制 D.法制化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1937年10月刊发在《战时画刊》杂志上张乐平的漫画《杀鸡儆猴图》,画中的“鸡”代表“上海日军”;“猴”代表“日军部”。该漫画

A.反映了抗战相持阶段上海军民的斗志
B.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消极抗战的失望
C.有利于鼓舞中国人民坚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D.意味中国取得了局部战场胜利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7年4月16日,列宁从流亡地回到了彼得格勒,向布尔什维克党和革命群众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这就是

A.《和平法令》 B.《四月提纲》
C.《土地法令》 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其最主要的区别是

A.实行地区不同 B.自治程度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法律依据不同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代表也被迫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是美国代表针对下列哪一事件所说的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提案
C.中国成功参加万隆会议
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9年民主德国宣布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民主德国边防兵把一个小孩抱到柏林墙上,让他看一眼西柏林市景,这反映了

A.两个德国出现 B.美苏“冷战结束”
C.两极格局形成 D.两德统一在望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而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

A.手工业的发展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南京云锦,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工场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乘旦对工业革命的后果归纳出了“三个比例的变化”:工农业比例、手工业和大工业比例、城乡比例。其中工业压倒农业,农业国变成工业国是最根本的变化。这主要是说明工业革命

A.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变化 B.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C.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D.促成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1840—1920年中国棉纺织业消费棉纱情况示意图。对该图相关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A.土纱遭到了机制纱的排挤 B.近代工业和传统手工业竞争并存
C.外国棉纱进口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D.19世纪土纱占主导地位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电视剧《大染坊》主题曲《把感动留在人间》唱道:“总以为泪水早已擦干……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这一场锦绣年华欲说无言……”该剧讲述了主人公陈寿亭在20世纪初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曲折历程。若要改变“心酸”“无言”的陈寿亭的命运,从根本上说,应该

A.引进外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解决技术落后问题
B.大量吸收外资、民间资本解决资金少、规模小、竞争力低下等问题
C.成立营销团队,扩大营销范围,解决市场狭小问题
D.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6%,五年合计钢产量1656万吨,等于从1900年到1948年49年间钢总产量760万吨的218%,煤产量达到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98%;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在工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56.5%,重工业比重由26.4%提高到48.4%。这说明

A.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 B.我国已基本上实现工业化
C.“一五”计划得到很好执行 D.我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指出:“现在,方向已经明确,道路已经开通,群众正在前进。我们面临的主要的问题是,不少同志对这一历史性变革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某些上层建筑的改革赶不上经济基础变化的需要。”这一历史性变革是指

A.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B.农村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说明当时的中国

A.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 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D.改革开放改变着社会面貌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申报》的部分记事,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申报》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
③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中国新闻事业 
④《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的蚌埠仅是个隶属于凤阳的偏远小镇,虽每逢集市,偶尔也有出售树木或木制家具的,但无人开设木行;1911年津浦铁路修成后,蚌埠一跃成为皖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当地的木竹商号鳞次栉比,成为著名的木竹集散地。这最能说明

A.便利的交通是推动近代化的重要因素
B.当地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C.交通的发展促进了蚌埠自然经济的迅速解体
D.木竹市场的形成推动了当地的近代化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11月12日,新民网发表“省钱省力省时间,网络购物方兴未艾”的新闻。此新闻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包括

A.中国人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增强节俭意识
B.互联网在中国进一步普及应用
C.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网络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6年美国出售的汽车约70%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进行的,当时美国流传的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是

A.市场繁荣 B.汽车制造业发达
C.银行业发达 D.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打乱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农民并非受人蛊惑,‘自觉地’进行反布尔什维克党的活动,而是感到切身利益受到损害,‘本能地’起来反对苏维埃。”为此,苏维埃政府采取的具体对策是

A.推行余粮收集制 B.实行粮食税收政策
C.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D.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美国国务院计算,苏联195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美国的33%,1975年上升到53%。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这主要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时期

A.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B.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和国力大为增强
C.推动了荒地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
D.突破了苏联已有的政治经济模式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GDP所占的世界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

A.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B.多极化趋势取代冷战的两极格局
C.世界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趋势
D.区域化推动了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增长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1月12日(当地时间)海地发生7.3级地震,世行行长佐利克在一份声明中说,海地地震灾情让人震惊。世界银行13日宣布,将向海地提供1亿美元的紧急援助,以帮助这个受地震重创的国家进行灾后重建。这说明

A.世界银行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创造了条件
B.世界银行的贷款重点只有发展中国家
C.世界银行是为协调国际货币关系而建立的
D.世界银行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西汉工商业城市分布图             图2 唐朝工商业城市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一中图1和图2的对比,分析我国古代工商业城市分布区域发生的变化。
材料二 市井经济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摘自北宋《东京梦华录》
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摘自南宋《梦梁录》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商业活动与唐朝相比所具有的主要变化。
材料三 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 
——[明]李鼎《李长卿集》
(3)依据材料三,分析古代商业发展呈现什么特点?联系所学知识,举两例最具代表性的地域商人群体。
材料四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清朝奉行“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多次颁令实行矿禁,并用“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限制商业活动。对“客商资本稍多者”又行“劝借”,稍有不从,“轻则痛行笞责,重则连船拆毁,客商狼藉,号哭水次”,最终“多致卖船弃业”。
(4)根据材料概括黄宗羲的观点。材料表明清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是什么?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各有何影响?
材料二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生产的国家,因为我们有一些独特的有利条件,我们有良好的政府,我们有丰富的煤炭,我们有精巧的机器和机械,尤其重要的是因为我们有雄厚的资本积累。     
——1816年,英国下院议员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英国主导世界市场“独特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3)有人说“世界市场对世界经济来说是推动,对欧美来说是利益,对亚非拉来说是灾难和机遇。”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评价世界市场的?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中国梦代表了新一届政府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信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1)材料一中“另一场梦的破碎”是由什么事件导致的?这一事件对中国的经济结构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二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00年前,“中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推动全民族更加自觉地走上了振兴中华的奋斗历程。”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
材料三  1979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国家财政收入(亿元)
城镇居民
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
恩格尔系数(%)
1979
3645
1132
57.5
67.7
2006
218071
39500
35.8
43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4)综上所述,从先进的中国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程中得出的启示主要有哪些?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4月20日8点02分我国雅安发生7级地震,全国迅速救援。阅读下列救灾、减灾和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保障救灾措施有效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成立了一些官办救灾机构,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与官办救灾机构不同的是,民办救灾机构的钱粮等救助元素或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主要来源于民间,或来源于国民的义务纳输,或来源于乡绅、商贾的捐助……在救灾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实施国家救灾工程,兴修水利以防御水灾旱灾造成的损失;二是增加国家或民间村社的粮食储备,以应不时之需。
——《中国传统救灾体系刍议》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救灾、减灾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  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实行“劳动福利政策”,国家提供50亿美元的失业救济,组织失业者进行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为解决大量工人失业的现象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历史意义。罗斯福新政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陷入了重重困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了国内的失业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既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经济”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
——摘自代恒猛《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福利制度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
(4)综合以上材料,你对实施社会福利政策有何认识。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